

人類的社會不管走到哪裡都存在競爭,運動員之間、公司之間、男女之間,同性之間、國家與國家之間,競爭幾乎無所不在,雖然競爭會使得競爭者付出很大的代價,但如果沒有競爭人類就停止進步。
某些社會主義制度利用分配來限制了人與人的競爭,但也讓社會進步的速度變慢,而資本主義卻視競爭為常態並透過競爭促進人類福祉,譬如台灣只有一家咖啡店,在缺乏競爭之下,除了價格昂貴、品質更可能乏善可陳,有了競爭,價格越來越合宜,品質佳的也才能生存,最後促進了商業活動也提升了社會福祉。
除了競爭,人類的社會也充滿了合作,只有競爭沒有合作,這個社會也會進步緩慢,以一個籃球隊為例,在球場上同一隊的人為求勝利,他們會彼此合作,可是在合作之中又充滿了隊員之間彼此的競爭,競爭與合作之間的協調簡稱競合策略,良好的競合策略可以讓一個團隊勝出。
公司在許多城市設立分公司,同一家分公司可能設立許多相同業務性質的部門,部門在推廣業務時除了與別家公司競爭外,還有可能面對同公司不同部門的競爭,公司同仁希望公司定訂不同部門之間的競爭規則,並且提出許多建議,但似乎都是以自我出發點考量,自己能接受時,別人不能接受,別人能接受時,自己又想改變規則,或是陽奉陰違,如同前面所述,應該要視部門之間的競爭為常態,而不用強硬的方式或是誰先誰後的方法免除部門之間的競爭。
公司與公司,部門與部門,都存在著競爭,但部門與部門可以多一個合作空間,競爭與合作之間需要很長時間的演化,以管理的角度,這樣的演化要浪費許多資源,但卻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極為重要,公司希望透過部門之間不斷的互動,演化出良好的競合環境,讓公司的業務推進像是一個籃球隊,看起來像合作但也充滿競爭,但實際狀況也有可能演化出惡質的競爭文化,如果是那樣,擁有惡質競爭特質的部門,績效會變差終究被淘汰。
思維之中,您的競爭思維是必然,但是否您的合作思維也是必然,這是格局寬廣與否的因素,亦代表成功與否的關鍵。